成华东区医院:虚不受补,是临证中常被提及的一种现象,意指病变过程中表现有虚候却对纠偏所用的补益之品不能耐受,致使出现诸多不适,如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咽喉疼痛、口干舌燥、口舌糜烂、头晕目眩等。
“虚不受补”通常是因为身体的某些机能不足,导致无法有效吸收和利用补品中的营养。中医认为,这往往与脾胃功能不足、气血运行不畅有关。脾胃是后天之本,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气血的生成。如果脾胃功能弱,就会影响到气血的生化过程,进而导致身体虚弱补品难以被吸收。
总之,“虚不受补”并非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正确的方法调理脾胃辨别体质,适度进补,我们完全可以改善身体虚弱的状况。有虚宜补,理所应当,虚不受补,根缘于医,或辨证不准,或补不得法。虚不受补要区分气、血、阴、阳之虚而施补,结合脏腑特性而施补,突出顾护后天之本,补之有度。
(图片源于摄图网,侵删)
(川)医广【2024】第 06-19-162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