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中医在防治肿瘤复发、转移方面有着较好的一个表现,中医到底是怎么认识肿瘤扩散转移情况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从中医角度对肿瘤的扩散转移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认识介绍

  成华东区医院:中医认为正气亏虚是肿瘤转移的根本原因,血瘀则是促进肿瘤转移的条件和基础。气虚血瘀状态下免疫功能低下、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组织水肿,这些病理改变是肿瘤转移的重要条件。

临床观察表明,气虚血瘀证普遍存在于肿瘤患者中,气虚血瘀是恶性肿瘤转移的主要病机之一,气虚与血瘀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共同导致了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

image.png 

  一、正气亏虚是肿瘤转移的根本原因

  中医学认为,正气亏虚是肿瘤转移的根本原因。正气虚弱、毒内伏,久之则气滞、血瘀、湿聚、痰凝、毒聚,终会导致毒扩散转移至处。气虚包括脏气亏虚主要是脾气虚与肾气虚与气失固摄。毒内伏于某脏,若该脏气虚,则本脏毒邪失于本脏气的固摄,随经络气血达于它脏。脾气主统血,脾气虚则血失所统肾主纳气,一身之气摄纳在肾,肾气不固则五脏之气易失摄纳,故脾、肾气虚易使邪毒随经气或血脉流窜。气虚可致气机失调,气机当升不升、当降不降,毒则易于停留郁结,日久在本脏气失固摄的情况下流窜停留于它脏,形成它脏转移。

  二、血瘀是促进肿瘤转移的条件和基础

  血瘀证是促进肿瘤转移的条件和基础。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着血瘀证,并随肿瘤转移使血瘀证尤其突出。毒具有善于增殖结块的特征,当瘀血阻滞时,扩散的毒易于结成栓,随血运或淋巴道转移到它处,形成转移灶。血瘀是毒扩散转移的适宜土壤和环境。

  三、气虚与血瘀互为因果、互相加剧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相互滋生、依存、为用。气虚则推动、温煦血液功能减弱,血必因之运行滞涩而瘀。如王清任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力,必停留而瘀。”《寿世保元·血气论》日:“气有一息不运,血有一息不行。”从另一方面来讲,血瘀亦可加重气虚。血瘀即成,影响血化生,导致血虚进而气血两虚。如《张氏医通》谓:“盖气与血,两相维附,气不得血,则散而无统。”

  四、气虚血瘀可致多种病理变化

正气亏虚,正不胜邪乃肿瘤转移之根本余毒未消,伏邪未尽乃肿瘤转移之前提局部血瘀气滞,痰毒瘀结、饮停湿聚乃肿瘤转移之关键。气虚血瘀又可导致气滞、湿聚、痰凝、毒聚,这些亦是肿瘤转移的病机。

image.png 

成华东区医院:中医认为肿瘤会容易发生转移扩散,其主要还是跟病人自身的体质以及内部致瘤土壤环境影响有着重要关系,所以要想预防肿瘤的扩散复发问题,我们应当对病人内部气虚血瘀体征的治疗调理引起重视,应当重视整体治疗,不应将目光仅仅停留在瘤灶、症状问题上面。

(图片源于摄图网,侵删)

(川)医广【2024】第 06-19-1621 号